- 信息索引号:
12331002E96877844L/2022-147370
- 主题分类: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区气象局
- 成文日期:
2022- 10- 28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椒江年鉴2021》气象篇目
【概 况】 2021年,区气象局聚焦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气象保障、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极端灾害性天气和关键影响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数字化能力提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获台州新府城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等8项集体荣誉,12人次受省市气象局、区委区政府表彰。
【气象监测】 辖区内共有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大陈国家基准气候站、台州气象站,分别承担海岛、内陆地面气象观测任务;椒江国家一级农气观测站,承担农业气象观测任务和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织密气象监测覆盖网格,优化要素布局,气象监测预报能力稳步提升,年内更新采集器5套,新建了江北药业、李宅自动气象站,升级改建了污水厂自动站,上大陈及一江山自动气象站新增能见度观测要素,李宅自动气象站新增天空仪。截至2021年底,共建成29个自动气象监测站,全区4要素及以上地面自动气象站点平均网格间距提升至3.67公里。布设全天空成像仪、启动大陈风廓线雷达、毫米波云雷达建设,加强大气垂直观测能力,实现高时空分辨率获取地面至高空的云图、大气水平风场、垂直风场等信息,提高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
【气象服务】
根据“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全力做好公众天气预报、各种灾害性天气过程、重要节日、关键时段、重要活动期间的预报、预警和服务工作。
·预报预警服务·按照“早准快广实”的要求,建立灾害性天气影响提示、警戒提醒、精细预警、分级叫应、实况通报的“梯次化”预报预警服务业务体系。发布各类预警信号共计259期,“四员”队伍短信计115万条次,农业大户计4万条次,公众短信共计17万条次,领导气象服务短信8万条次。发布气象呈阅件1期,天气公报10期,重要天气专报29期、森林火险专报5期,一周天气预测101期。通过浙江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手机短信、微博、微信、显示屏等多种发布渠道,一键式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建立基层预警接收、传播、处置、反馈的工作闭环,实现气象灾害预警在城区、乡镇、海岛全覆盖。
·专业气象服务·开展春运、疫情防控、航线预报服务等专项气象服务,共发布材料189期。落实气象次生灾害联合发布制度,分别联合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椒江分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森林火险气象风险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警16期。
·气象为农服务·以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助力优势农产品优质增收为目标,开展实地走访服务42次,发布农业气象服务材料68期,粮食气象服务37期。与保险公司签订《水稻收获期连阴雨气象指数保险专项服务合作协议》。依托“粮食产业农合联”“甜瓜产业农合联”等5个微信群,为市区两级551名生产、经营、农技服务人员提供常态化专业气象服务。加强涉海涉渔安全气象服务,开展渔港、渔场精细化服务和捕捞作业气象预警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深度挖掘乡村优质生态气候资源,推动气象、旅游、康养等领域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2021年大陈镇梅花湾村成功入选省级气象康氧乡村。结合“天气罗盘”本地化试点,开展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平台建设,研发海洋休闲旅游气象指数、旅游适宜度、观日出日落、晚霞、云海等气象服务产品,持续打造大陈岛旅游气象服务试点。
【防灾减灾】
·推进气象配套制度落地·区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和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建设的实施意见》(椒政办发〔2021〕47号);印发《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椒发改综〔2021〕3号);成立人影工作领导小组(《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成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2021〕60号),实现椒江人影工作“零”突破。
·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推进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建设,提高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截至2021年底,全区共建成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111个,创建横河陈村文化礼堂科普示范基地、21个农村文化礼堂气象科普点,全区气象协理员信息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灾害防御(雷电)重点单位安全员等“四员”队伍扩大到775人,2021年组织“四员”培训9次,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35次,不断提高农村和农民应用气象信息和主动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气象灾害9个灾种普查年度工作。开展椒江气象现代化评估,修订《椒江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数字气象】 围绕“数字政府”建设要求,强化决策服务“实时在线”、预报预警“直通直达”、应急联动“快速高效”,推进气象数字化改革,“大陈航线智慧决策服务系统”列为省气象局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实现“天气罗盘”入驻“浙里办”并完成椒江本地化同源应用。积极融入渔省心、智慧排水等场景应用。建成柑橘气象品质预报移动平台,打造市县一体化平台业务系统。
【防雷监管】 科学规范防雷安全管理。将62家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场所企业列入椒江区防雷安全重点单位,联合区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开展现场防雷安全检查,防雷安全监管“双随机、一公开”事项覆盖率、平台应用率、防雷安全风险码推广率均达100%;完成所有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一企一档”信息化建设;与椒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签订协议,9月开始, 执法事项划转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推进省级以上医化园区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科技人才】 完善气象科技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2021年3人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气象台、农气科等业务岗位中级职称占比86%;新增气象防灾减灾中心事业编名额2名,并优化岗位比例设置,实现2个工程师和1个副高名额(配置1个“双肩挑”);年内在研科技项目3个,申报立项2个,发表交流7篇科技论文,其中核心期刊1篇;1人入选“双千”助力“双减”科普专项行动专家,1人入选椒江区防汛防台应急管理专家,1人获得台州市首届“最美垦荒青年”称号。
【清廉机关建设】不断推进“枫山春雨”党建品牌化建设,成立4支党建服务队,凝练了“323”支部工作法,实施“五个春雨”系列特色项目。“枫山春雨”被椒江区直工委认定为第一批机关党建品牌。突出“春雨清风”的廉政品牌,以“一书屋、一聊吧、一课堂、一平台、二载体、一文创”为落脚点,打造清廉文化进机关实体化场景。“风、雨、雷、电”气象娃娃系列文创产品,获台州市清廉文化进机关特色创意优秀奖,12月,获椒江区清廉机关示范点称号。
【2021年气候概况】 在“双拉尼娜年”的背景下,2021年年初强寒潮和强冷空气频繁,但年平均气温追平历史最高纪录;年总雨量列历年第三位,盛夏多午后强对流暴雨,刷新同期雨量纪录。年内影响公众生产生活的气象灾害事件较多,气候年景总体偏差。
·气 温· 年平均气温19.5℃,较常年偏高1.3℃,与去年持平,同为1951年以来最高。全年仅11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略偏低,其余各月都较常年高,2、3、9月均创历年同期新高,1~10月平均气温(20.8℃)打破历史同期纪录(2017年1~10月),高出0.3℃。
·降 水· 年降水量2166.1毫米,较常年多近4成,列历年第三。各月雨量分布呈M型:1月比常年同期少7成多,7月、12月比常年同期偏少1~3成,5~6月及8~10月明显偏多。年总雨日(169天)较常年偏多11.5天,暴雨日(10天)创近三十年新高。
·日 照· 年日照时数1538.1小时,较常年偏少141小时。其中6月83.9小时,为全年最少月;9月191.9小时,为全年最多月;春夏季(3~8月)日照时数704.3小时,较常年同期少2成,为历史同期第二少,秋冬季(1~2月、9~12月)日照时数833.8小时,则较常年同期偏多8.7%。
·海雾及沿海大风· 2021年春季暖湿气流强盛,我区沿海大雾天气频发,全年沿海大雾日数81天(大陈气象站监测数据),较常年多9天,主要出现在3~7月(70天),其中3~5月间多次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浓雾,甚至小于200米的强浓雾。沿海大风日数为78天,较常年同期少16.1天。1~2月受冷空气影响,大风日数最多,分别达11、10天。年极大风速42.8米/秒,出现在7月25日(台风“烟花”影响)。
·物候· 2021年总体气温偏高,春季物候进程普遍提前,秋季物候大部分推迟。除桂花叶芽开放较近年(1991~2020年,下同)平均推迟10天外,柑橘、国槐(叶)、悬铃木、垂柳、柿芽开放期分别较近年平均提前3~11天。垂柳2月下旬始花,比近年平均提前13天,花期持续19天,较近年平均延长8天;悬铃木3月下旬前期始花,较近年平均提前9天,期间气温高,降水、日照皆偏多,花期较近年平均缩短1天;柑橘4月中旬后期始花,较近年提前8天,4月下旬中期开花末期,期间以晴好天气为主,偶有阵雨,气温总体偏高,但18~20日最低气温11.8℃~12.9℃,对开花有一定影响,前期开花速度较慢,花期较近年平均延长1天;柿4月下旬后期始花,期间气温偏高,晴雨相间,花期7天,较近年平均延长1天。
9~10月份,先后受“灿都”、“圆规”台风外围影响,国槐、垂柳叶变色和落叶始期较近年平均提前6~47天,但我区气温仍居高不下,悬铃木叶变色较近年平均推迟17天;10月17日入秋后气温急转直下,17日平均气温降至17.7℃,桂花10月20日始花,较近年平均推迟12天,开花后期遭遇阴雨天气,花期比近年平均延长3天。11~12月气温虽有起伏,但总体略高,至年末垂柳等叶未完全变色,悬铃木等叶片未落尽。
前期气温持续偏高,柿10月初成熟,较近年平均推迟9天,芽开放至成熟期历时224天;气温持续偏高,秋季多阴雨、气温日较差小,柑橘一度出现返青、降糖现象,成熟期普遍推迟10天左右,芽开放至成熟期历时259天。
【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年初干旱· 2020年10月1日到2021年2月9日,我区降雨量仅60.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8成,刷新有历史记录以来同期最少雨量纪录;雨日28天,较常年同期偏少14.1天。空气干燥、土壤墒情持续走低,我区大部分地区达中旱。部分山塘水位降至死水位以下,导致城乡生活供水紧张。
·前冬酷寒· 年初跨年寒潮强劲,1月上旬城区最低气温降至-6℃,郊区最低气温为三甲街道-8.5℃(新佳果站)。跨年寒潮造成全区0.76万亩农作物受灾,部分水表、管线等受冻损坏,1月上旬后期的强冷空气导致灾情进一步加重。
·台风“烟花”袭击成灾· 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于7月18日02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5日12时30分于舟山普陀区登陆(台风级),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38米/秒),台风中心距离椒江城区约170千米左右。“烟花”个头大、移动慢,给椒江带来长时间风雨影响。7月21日20时~26日20时过程面雨量86.1毫米。沿海海面出现11~13级大风,个别13~15级,其中8级以上大风持续104小时,12级大风持续16个小时。暴雨和大风造成大陈岛水产养殖受灾、未收割的早稻倒伏、水蜜桃等水果落果、少量大棚等农业设施受损。
·秋台“圆规”引发暴雨· 第18号台风“圆规”于10月8日下午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10日23时后稳定西行。“圆规”远在1000千米以外的南海,但体型巨大,云系覆盖范围广,水汽充沛,其外围环流和弱冷空气共同作用下,我区上空维持稳定的偏东气流。受其影响,11日夜里~13日我区出现大到暴雨,部分大暴雨,全区面雨量126.0毫米,最大雨量上大陈242.3毫米,小时最大雨强一江山44.4毫米。
·秋冬寒潮早发频发· 赤道太平洋于2021年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有利于中高纬度冷空气南下,2021年11月上旬就有寒潮来袭:11月7~9日椒江各街道(镇)平均气温下降10.6~12.2℃,最低气温下降12.0~14.8℃,9日全区有3个站最低气温≤5℃,下半年寒潮出现时间为1951年以来最早,此外,11~12月3次寒潮天气和2次强冷空气过程亦较罕见。
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局
负责人签字:
文字:潘中杰 陈聪 88822570
2021年椒江主要气象要素统计表
月份 要素 | 平均气温(℃)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相对湿度(%) | 降水量(mm) | 日照 时数 (小时) | 蒸发量(mm) | 城区区极大风速(m/s) | 大陈岛极大风速(m/s) |
1月 | 8.1 | 23.3 | -5.3 | 61 | 15.8 | 156.2 | 49.2 | 12.4 | 21.6 |
2月 | 12.6 | 23.7 | 2.5 | 73 | 96.3 | 100.4 | 46.6 | 11.1 | 22.6 |
3月 | 14.1 | 25.6 | 6.5 | 77 | 135.0 | 104.9 | 61.2 | 13.1 | 20.2 |
4月 | 17.5 | 31.4 | 9.3 | 75 | 115.0 | 130.2 | 73.5 | 12.1 | 23.0 |
5月 | 22.5 | 33.6 | 14.4 | 80 | 276.8 | 106.7 | 71.1 | 14.4 | 20.2 |
6月 | 25.6 | 36.3 | 16.5 | 86 | 370.6 | 83.9 | 59.9 | 12.3 | 20.8 |
7月 | 29.2 | 36.8 | 24.2 | 79 | 107.9 | 142.7 | 102.3 | 18.2 | 42.8 |
8月 | 28.7 | 35.2 | 24.1 | 81 | 302.5 | 135.9 | 90.6 | 14.4 | 20.1 |
9月 | 27.5 | 35.6 | 22.3 | 78 | 258.7 | 191.9 | 94.5 | 15.3 | 27.3 |
10月 | 21.8 | 31.5 | 12.5 | 76 | 302.4 | 100.5 | 86.5 | 12.5 | 28.4 |
11月 | 15.2 | 27.2 | 5.3 | 72 | 135.3 | 121.4 | 63.4 | 16.1 | 24.7 |
12月 | 10.6 | 20.2 | 1.5 | 64 | 49.8 | 163.4 | 62.2 | 11.3 | 23.1 |
1991-2020年椒江主要气象要素均值及1951-2020年极端气温
年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1991-2020年气温 | 7.3 | 8.4 | 11.6 | 16.6 | 21.3 | 24.8 | 28.7 | 28.4 | 25.2 | 20.5 | 15.5 | 9.8 | 18.2 |
1991-2020年降水量 | 68.0 | 71.8 | 128.5 | 112.4 | 147.7 | 228.8 | 149.6 | 246.4 | 189.2 | 88.0 | 78.0 | 59.1 | 1567.5 |
1991-2020年日照时数 | 102.9 | 96.3 | 112.8 | 129.7 | 132.7 | 111.9 | 217.8 | 209.6 | 161.4 | 163.6 | 118.1 | 122.3 | 1679.1 |
1951-2020年最高气温 | 26.3 | 28.4 | 29.9 | 32.0 | 35.7 | 37.3 | 40.3 | 40.1 | 38.3 | 35.5 | 32.4 | 26.6 | 40.3 |
1951-2020年最低气温 | -6.8 | -6.3 | -5.4 | 1.2 | 8.6 | 13.3 | 18.4 | 18.4 | 12.2 | 3.2 | -1.5 | -7.1 | -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