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今日椒江 >>椒江动态

“四色码”防控近视,这个系统全国首创

发布日期:2022-01-19 09:1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今日椒江

特殊时期,出行需要健康码、行程码“两码联查”。在我区,中小学生的眼睛也有“四色码”,实时监控、随时可查,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近日,区教育局近视防控“一码联网”系统升级上线。系统以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数字化平台——“爱眼通”为主轴承,串联学校、家庭、专业机构等近视防控关键点,全方位构建了“跨场景”的物联化近视防控系统。

在该系统“驾驶舱”——椒江区学生近视防控大数据可视化平台上,记者看到,每年两次的视力筛查报告等一系列数据转化为红、橙、黄、绿“四色码”,精准分析学生眼睛的状态,另外,平台还能综合各校、各年龄段情况给出专业数据,帮助学校做好近视防控工作。据了解,“四色码”防控模式在全国尚属首创。

依托该系统,学生家长只要通过“浙里办”点击“爱眼通”,就可以随时查看学生视力筛查报告以及具有个人明确指向性的近视防控建议等。

“通过‘一人一账号’的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孩子的‘视力变化轨迹’一目了然。”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台州学校一年级学生家长沈萍萍表示,点击爱眼通,里面设置了“一键查询、线上预约、预警评估”等功能,根据预警,她会随时给孩子调整近视防控方式,与学校共同守护孩子的视力。如前段时间发现孩子视力有下滑的情况,就立马根据爱眼通的建议,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绿码属于先天眼部条件较好,近视的可能性极低;黄码表示有潜在近视风险,需要引导学生减缓、降低近视的可能;橙码表示已经有近视倾向,需要学校、家长高度重视;红码则表示学生已经近视,要采取措施防止向深度近视发展。”爱眼通项目负责人梁恩惠表示,数据平台分别以全区、各学校为分析对象,定期制作、发布区级、校级视力统计数据报告,以便更加有针对性地精准调整相关近视防控方案。 

区教育局党委委员何广勇表示,2021年起,我区依托数字化改革,通过“集成化”视力检测、“课程化”护眼训练、“数智化”教室改造等举措,目前,全区学校已100%完成教室灯光改造,比“光明行动”原定计划提前一年完成。全区10所中小学建立了面积40平方米以上的“爱眼小屋”,针对“四色码”给出的建议,让有潜在近视风险的学生在眼科机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利用每天上、中、下三个时间段,到“爱眼小屋”利用仪器进行眼球养护。

在学院路小学,记者看到,学生正借力“视觉百宝箱”、VR训练眼镜等专业仪器,实行每日一课、每周一测、两月一轮回的方式,进行眼视力训练。

“目前开展的主要是视力调节训练,反转拍、VR训练镜等能给学生眼睛远、近不同的视觉轮换训练,放松肌肉、缓解用眼疲劳。”学院路小学视光师王金芳表示,训练的同时,他们还会对训练数据进行图表式分析,以便科学调整每周训练强度。

各个学校也因地制宜,制定了“一校一案”近视防控方案。1月12日,在全区“一校一案”答辩会上,第一轮脱颖而出的10所学校同台PK,优秀方案将在全区范围进行推广:如学院路小学把近视防控与“双减”结合起来,在校园内养小动物,开设“双减”劳动课程,吸引学生下课走到户外,保护眼睛;区实验小学在教室走廊外挂眼肌训练图,并把爱眼操训练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让爱眼护眼成为家校合作的亮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