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有为、家境殷实、事业有成、幽默风趣”这是男子雷某给自己贴的标签,正是这层镶着金边闪闪的“外衣”,迷惑了不谙世事的女孩小应,导致其被骗取人民币9.8万余元。日前,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雷某诈骗案在区法院公开审理,判处雷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五千元。
2020年5月份,雷某和小应相识于某交友软件,1998年出生且涉世未深的小应很快就被雷某的甜言蜜语所俘虏。“他追求我时,说自己是台州人,家里有多处房产,父母在滨海工业园区办企业,自己和朋友合伙在杭州开了一家网络主播公司,我们聊了一星期左右就以男女朋友身份相处了。”小应面对询问时陈述道,“大概交往了2个月左右,他就开始以没钱买衣服、没钱买戒指、布置婚礼现场、公司被举报需罚款等理由多次问我借钱,我都相信了。”截至2021年1月8日,雷某前前后后以各种理由共诈骗小应人民币9.8万余元。
1月8日凌晨,小应父母发现女儿的车子被拿去抵押,小应和父母发生争执后来到雷某租房处,躲避父母追问。1月13日,小应父母找到女儿,三人一起回到雷某住处当面对质,这时的小应才意识到眼前这个男人并不是他自己所描述的那个人。
经查,雷某,1995年出生,贵州省安龙县人,在老家已有妻子,虽未领证但已办过酒席,并育有3个孩子。其父亲是一个茶农,家中还有贷款要还,生活也过得拮据。小应发现被骗后选择报警,也终于从“富二代”男友编织的情网中醒来。
起诉前,雷某父母与雷某退赔小应人民币9.2万元,审判阶段又退赔人民币6000元。雷某具有自首情节,并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获得了被害人小应的谅解。
检察官提醒:当前,网络交友平台质量和信誉良莠不齐,会员个人信息、婚姻状态、身份实名登记审核工作并不完善,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实施诈骗活动。
通过中介、网站等形式认识的交往对象,在确定恋爱关系前一定要通过多种渠道,如对方的亲戚、朋友等,全面核实对方身份,了解对方财产状况、婚姻状态等,保持理性的思维和清醒的头脑,切勿盲目投入感情。
在恋爱过程中涉及经济往来时尤需谨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确需借款时,留有规范的字据、保存银行交易凭条,以便在发生纠纷时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将钱借出后,及时催促还款,在对方还清上笔借款前,一般不要同意再次借款。如借款一方以诸多借口一再拖延还款时,要有所警惕,发现被骗苗头应及时报警,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