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1133100200267413X7/2021-141338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发布机构: 区发展改革局(区粮食物资局)
 成文日期: 2021- 07- 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椒江区“十二五”沿海产业带建设规划

发布日期: 2021-07-09 16: 3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椒江区人民政府

椒江十二五沿海产业带建设规划

 

前言

建设温台沿海产业带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提出并大力推进实施的浙江省三大产业带建设战略布局之一。200412月,省政府正式发布《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浙政发〔200455号),明确温台沿海产业带未来较长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战略定位,确定产业发展与布局导向及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区域。其中在产业规划上,突出以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规划为重点。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开始步入快车道。

市委、市政府认真按照温台沿海产业带总体规划布局,于“十一五”期间,大力推动以沿海产业带建设为重点平台的产业布局与招商引资,取得了突出成就。在总结前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市政府进一步提出了沿海产业带建设发展方向,编制出台《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台州市实施规划》。200911月,市委出台《加快建设台州沿海产业带指导意见》(台市委办〔2009116号),同时建立全市沿海产业带建设领导机构,标志着全市沿海产业带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2010年初,市委召开三届七次党代会,正式确立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强调在新的形势下,“主攻沿海,创新转型”,拉开了沿海产业带建设新序幕。201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国函〔201119号),为台州实施沿海开发战略赋予了新的发展内容。

椒江区委、区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沿海产业带规划和建设。20107月,区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区委、区政府进一步提出,要“把沿海产业带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平台,全力以赴加以推进”。20109月,椒江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在专题听取了全区沿海产业带建设情况的报告后,针对当前沿海产业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视规划编制、明确产业布局、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作协调”等一系列具体工作要求。

为加快贯彻落实省市两级沿海产业带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椒江沿海产业带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建立起加快开发建设沿海产业带的战略格局,把椒江沿海产业带建设成为椒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集聚发展区和转型升级示范区,并把沿海产业带培育成为支撑椒江未来较长时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根据《台州市椒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本规划。规划范围为椒江滨海工业区25.98平方公里、沿海工业功能区5.5平方公里和2.2平方公里的东扩区块,合计33.68平方公里;并考虑到大陈岛在《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中的特殊地位,在本规划的“十二五”空间布局及重大项目安排中予以适当规划,以实现形式上的统一;主要发展目标考虑到与现行台州市沿海产业带建设考核范围,不纳入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背景

(一)发展背景与机遇

1、温台沿海产业带成为全省发展的重点区域。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进程将全面加快,区域间竞争与合作格局加速调整,市场需求潜力进一步释放,国家部署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区域竞争与合作更趋激烈,全省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重心将进一步向沿海地区转移。浙江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金衢丽沿路产业带等三大产业带的建设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该区域各类经济功能区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载体作用,发挥产业、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该区域土地资源、深水岸线、交通区位等组合优势,加强各类经济功能区的互联互动,优化区域开发格局;推进该区域各类经济功能区有序、高效、集约开发,为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供空间载体。

2、台州沿海产业带成为全市跨越发展主战场

“十二五”时期,台州将进入人均生产总值从6000美元向10000美元的跨越期,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州沿海开发将进入全面发展的大好时期。台州沿海产业带涉及范围主要为台州东部滨海地带,与台州西部地区相比,这一区域地势平坦,城市化和工业化互动水平较高,且拥有较大面积的滩涂资源可作为未来发展空间。

“十二五”时期,台州将紧紧围绕“主攻沿海、创新转型”的发展主线,融合沿海产业带、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和海洋经济三大平台,科学、合理、高效利用滨海地区较低开发密度的平原(含围垦)地带,发挥其相对丰富的土地资源、较好的城市和产业依托、相对优越的深水岸线和港口资源,布局石化、汽车、造船、港口物流等临港型战略产业,全面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同步完善快速交通网络,加强各区块联系,推动各类设施共建共享,强化内部产业整合、开发联合、机制整合,形成开发和建设的合力。

3、椒江沿海产业带成为全区转型发展主平台

椒江沿海产业带是台州沿海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区块,更是椒江区未来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抓好沿海产业带建设是加快椒江经济转型升级、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的关键举措。“十二五”时间,椒江将积极实施市委“主攻沿海”战略,以椒江滨海工业区块和椒北沿海工业功能区为重点,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打造竞争制高点为目标,注重新兴产业培育,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海洋综合产业协调发展,成为引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的示范区。

(二)发展基础与条件

椒江正式启动实施沿海产业带开发建设始于“十一五”初年。2006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启动全市沿海产业带建设工作考核,椒江初期纳入沿海产业带的区块面积为原椒江滨海工业区块23.85平方公里。此后,经过2008年及2009年两次空间扩容,椒江沿海产业带面积扩大到现在的58.15平方公里,超过椒江现有陆域面积的20%。分别包括滨海工业区椒江区块(含十塘三期)25.98平方公里、沿海工业功能区5.5平方公里和十一塘围垦区26.67平方公里。三个区块分别建有椒江滨海工业区块管理委员会、椒江沿海工业功能区块开发和建设指挥部和椒江十一塘围垦工程建设指挥部,具体负责各区块的日常开发、建设、管理或工程建设等事务。2011年上半年,根据新的发展需要,十一塘区块划归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直接管辖;同时,考虑到布局高分子生物材料产业基地的需要,沿海工业功能区向东扩容2.2平方公里,椒江沿海产业带面积相应调整为33.68平方公里。

“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椒江沿海产业带建设在综合经济实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极大地促进了椒江区国民经济发展。

1、椒江区经济概况。

椒江区是台州市主城区,全区陆地面积28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60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1.4公里,下辖8个街道和1个海岛建制镇。“十一五”期间,椒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06.5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0510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9.8%8.7%。财政总收入达到38.6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2.6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1%15.3%。三次产业结构从由2005年的3.5554.4941.96调整为2010年的3.8544.9451.21,全区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

2、椒江沿海产业带发展现状。

1)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截止“十一五”末,沿海产业带累计完成开发面积732.96公顷。通过推进招商引资,加速企业集聚,区域内共集聚企业201家,其中投产企业168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老口径)销售收入115亿元,利税总额近10亿元,其中税收近6亿元。

2)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

截止“十一五”末,沿海产业带累计完成水、电、路、污水处理、防洪、围垦等基础设施投入约30.9亿元。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沿海产业带建设,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推行BT融资和鼓励企业投资等方式,沿海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综合配套能力显著提升。先后实施了椒江热电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和垃圾填埋工程等项目,有效地提升了区域环境治理能力,其中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到日处理15万吨并具备日中水回用5万吨的能力。220KV外沙变建成投运,极大地缓解了沿海产业带电网性缺电问题。路网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开发大道延伸至沿海产业带纵深地带,东二路、75省道南延椒江段陆续开工,连接沿海产业带南北两区块的椒江二桥工程顺利实施。投入巨资建起50100年一遇的标准海塘11.75公里,为沿海产业带提升整体抗灾能力提供了根本性保障。

3)主导产业层次明显提升。

经过多年的努力,沿海产业带主要产业涵盖了医药化工、船舶制造、汽摩配件、新型建材、金属制品、纺织印染、电子电器等重要门类,成为椒江最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域。同时,与之相配套的从事医化和危化品专业物流、集装箱运输等业务的一批重要物流企业获得快速发展。外沙、岩头区域已建设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原料药出口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其中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区的比重达到70.1%,并成为全市高技术产业最密集的区域。原椒江经济开发区一二期区块、农场路两侧、东海大道两侧、三甲九塘盐田区块、十塘二期及周边等区块产业开发已初具形象。沿海产业带岸线和滩涂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集聚了10家椒江重要的船舶修造企业,成为台州市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

4)生态环境建设明显改善。

沿海产业带范围内的外沙岩头医化园区是本世纪以来椒江环境污染整治的主要对象。通过实施811”行动,采取限期治理、关停并转等有效措施,提升医化企业装备、技术、工艺水平,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累计关停治理无望的医化企业18家,新建废气集中处理设施106套,在线监测设施39套,封堵了32处医化企业入海排污口。截止“十一五”末,医化园区废水排放量下降到0.83万吨/日,年危险固废产生量下降到1300多吨,年削减有机溶剂达3700多吨。普遍开展清洁生产,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恶臭发生强度与频次都明显好转,恶臭发生率下降至3.9%以下。

(三)存在矛盾与问题

“十一五”期间,椒江沿海产业带建设在管理体制、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并已上升为制约椒江加快推进“十二五”期间沿海产业带建设的主要瓶颈问题。

1、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沿海产业带各区块虽分别建立有独立运作的开发建设和管理机构,但是,各区块各自为战,互不关联,在统一对外招商、优化产业布局及统筹安排沿海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缺乏一个相对权威的、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构,难以及时协调解决沿海产业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无法促进沿海产业带建设从各区块的各自为战向统一协调开发建设转变。

2、产业发展导向总体不清晰。

产业发展规划是沿海产业带从事建设、管理及招商引资的重要指导性规划。沿海工业功能区在设立之初,比较重视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于2007年底编制完成并开始实施该区块的产业发展规划。从近几年的开发情况来看,该区块总体上能够按照产业发展规划有序实施开发和建设。

但作为“十一五”期间主要开发区块的椒江滨海工业区,因受管理机构变动频繁、土地利用现状相对复杂、城市规划和控规调整、现行土地招拍挂制度缺陷等因素影响,至今尚未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开发无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企业布局表现为简单的集中,没有体现出“产业集聚、要素集中、土地集约、功能集成、基础设施共享”的开发区建设应有的特点,无疑制约了滨海工业区块整体开发进程。

3、主导产业发展前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医化产业既是沿海产业带、同时也是椒江的主导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自2002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大规模环境整治以来,椒江医化产业已经成功地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步转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发展模式,从低端产品逐步转向高端产品,从制造优势逐步转向制造和创新综合优势,转型升级迈出重要一步。但是,由于医化基地紧临城区,医化产业面临着严重的发展空间受制约的现实问题,医化行业制造环节空心化现象正逐步露出苗头,医化企业整体外迁现象进一步加剧。

造船业是椒江沿海产业带的第二大主导产业。2007年底,沿海产业带大力度引进造船企业和已有造船企业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时,恰遇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经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发展持续放缓,造船业成为影响最深的实体经济行业之一,全行业发展跌入低谷,至今尚未出现明显的回升势头。

4、基础设施建设结构失衡。

“十一五”期间,椒江沿海产业带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区重点政府性投资建设的组成部分,投资进程不断加快,沿海产业带对外道路交通框架整体拉开并初具雏形。但是,沿海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出现“抓大不顾小,顾远难顾近”的投资结构失衡现象同时存在。一方面,椒江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连年来总体上处于加速状态;另一方面,部分已经通过招拍挂连片出让建设用地的区块内,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供水、供电、排污以及直接为区块内企业服务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步子严重跟不上,造成政府投入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和沿海产业带的整体开发。

5、招商引资受制于多种因素干扰。

沿海产业带作为椒江未来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充分享受了建设用地指标等政府性资源的优先保障。但从“十一五”后期来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沿海产业带招商引资和建设力度同步受到影响。

一方面受拆迁困难、规划变更等各种客观因素影响,一批已经取得建设用地的基本建设项目难以顺利开工建设;另一方面是吸引椒江区外企业到沿海产业带创业力度不足。近几年由于椒江城市和土地规划调整、产业整合,沿海产业带成为椒江区现有企业谋求新发展和落实拆迁任务的主要落户地。而在引进区外项目尤其是大项目方面,总体上偏弱势,特别是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引进相当困难。加上国家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严重影响部分大项目落户椒江沿海产业带。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十二五”时期,椒江沿海产业带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攻沿海”战略,按照“大手笔建设大平台、大集聚培育大产业、大招商引进大项目、大政策扶持大企业”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壮大发展优势产业,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基础设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重点项目见效、体制机制突破,努力建成台州沿海产业带的优势产业集聚区、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产业集聚区和转型升级示范区,成为椒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极。

(二)发展目标

按照市、区两级“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以及上述总体思路,至“十二五”末,椒江沿海产业带建设力争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2015年,沿海产业带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新口径)销售收入250亿元,工业增加值60亿元,利税总额达27亿元,其中税收15亿元。力争实现服务业增加值超8亿元,服务业税收约1亿元。

2、区块开发加快推进。

2015年,沿海产业带开发面积累计达到10.8平方公里,其中新增开发面积3.5平方公里(用于产业项目的开发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超过80亿元,区域内交通、供电、供水、三废处理等主要基础设施初步满足企业施工和生产经营需要;企业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海洋新兴产业培育等领域投资规模超过135亿元。

3、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2015年,沿海产业带内的医化、汽车配件、船舶制造等传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并进一步壮大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战略性产业较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服务发展加速,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体系,结构进一步优化。

4、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节能减排方面,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显著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CODSO2及固废排放指标达到省级工业园区(开发区)指标要求;投入产出方面,基本达到省级工业园区投资要求,平均工业投资强度200万元/亩以上,工业用地平均产值380万元/亩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

椒江沿海产业带“十二五”主要发展

项 目

主要指标

计量单位

2015年

开发进度

新增开发面积

平方公里

3.5

其中新增产业开发面积

平方公里

2.5

经济规模

工业总产值

亿元

250

工业增加值

亿元

60

工业税收

亿元

15

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8

服务业税收

亿元

1

生态环境

节能减排指标


达到省级工业园区指标

工业平均投资强度

万元/亩

200

工业用地平均产值

万元/亩

380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

95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70

三、产业发展主要布局

综合考虑现状开发基础、规划总体思路、空间布局原则,结合地形地貌、土地利用、设施配套、生态环境等因素,同时结合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椒江沿海产业带的临港优势和大陈岛在未来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潜力优势,重点围绕大医化、大装备、大石化、大物流,开展陆海联动布局,扶持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十二五”及今后更长一点时间的努力,逐步将椒江沿海产业带打造成为温台沿海重要的新兴产业发展带:

依托台州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椒江区块),建设形成以生物医药为核心的国家级医药高技术产业基地;

依托沿海工业区东扩区块濒临台州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临海区块)建设形成以高分子生物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依托滨海工业区开发大道优越的交通优势,集聚形成以光电子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依托我区临港船舶产业发展基础及机械制造基础,建设形成以特种船舶与重大装备部件为核心的高端装备产业基地;

依托台州湾广阔的海域空间,建设形成以风能利用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依托沿海产业带沿江两岸,建设形成以航运业为核心的滨海物流产业基地;

依托我区众多具备开发条件的海岛资源,建设形成以大陈岛为核心的海岛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

七大新兴产业基地的布局和建设,将有效地形成产业之间的循环配套能力,大幅度提升椒江沿海产业带的产业层次和对外辐射能力,进一步助推椒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椒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产业发展主要任务与重点

按照建设七大新兴产业基地的布局规划,“十二五”期间,椒江沿海产业带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产业,并将这些产业作为“十二五”及今后更长一个时期椒江沿海产业带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发展的重点。

(一)转型发展医药产业

 “十二五”时期,通过行政引导和市场操作,支持医化企业兼并重组及产业与资源整合,推进产能梯次转移,培育形成5-6家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集团的格局并做大做强。出台强有力的政策,重点实施外沙岩头地区医化产业“退、转、升”,全面关停、搬迁原料药发酵和合成生产线,腾出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扶持发展制剂成药加工,重点发展基因工程、生物技术新药、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业务等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农药制剂及符合GMP规范的“精、烘、包”产业,加速推进椒江沿海产业带医化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12年底,外沙岩头地区所有恶臭产品退出,主城区彻底告别恶臭现象。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外沙地区的企业管理中心、销售中心、培训中心、研发中心和制剂成药加工基地(即“四中心一基地”),岩头地区的制剂成药加工和“精、烘、包”基地,确保在实现医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进一步形成椒江医药产业新优势,创建医药高技术产业基地。

(二)整合发展船舶产业

立足现行发展基础,通过船舶修造企业的整合和政府性公共资源有重点的倾斜扶持,努力推动形成船舶设计、船舶制造、船舶修理、船舶拆解、船用配套等较为完整、区域差异化发展特色明显的船舶产业体系。通过“十二五”的努力,将船舶产业培育成为椒江产业规模居第三位的主导产业、沿海产业带具备较强集聚效应的第二大龙头产业和发展海洋经济的龙头产业。

重点培育若干按现代化总装造船厂模式运作的核心企业,采用现代造船模式,实现船舶产品设计、生产、修理、拆解以及配套一体化。以内河和沿海集装箱船、灵便型散货船、远洋渔船、成品油轮、化学品船、工程用船等为主导产品。支持发展船用设备、船用材料与船用配件等配套产业,形成船舶舾装件、船舶下水件、表面处理、拖轮及重件吊运、除锈涂装油漆等专业化协作单位的集聚,零部件供应企业的集聚,以及围绕生产过程的铸锻热处理工艺协作的集聚。积极推进船舶制造企业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重点培育发展特种新型船舶和单船5万吨级以上规模的各类船舶。

加强行业协调、指导和监督,防止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鼓励骨干造船企业兼并中小船厂或通过资产重组和股份改造成立集团公司,鼓励中小造船企业自发组建松散型管理公司,并逐步向紧密型公司发展。重视与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协作和人才培养、人才引进,抓好船舶设计队伍建设,打造船舶设计研发中心。

(三)集聚培育电子信息产业

按照基地化发展的思路,在椒江滨海工业区块集中培育和新引进一批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细分行业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制造企业和信息产业研发与应用推广机构,重点发展信息家电、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制造、功能性视窗防护膜、工业控制芯片研制、自动控制系统、嵌入式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等产业。着力从研发、制造和服务三大领域,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产业的内部产业结构,尤其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服务业与软件开发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力争通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将电子信息产业培育成为椒江沿海产业带新的主导产业。

(四)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

依托海正集团在生物产业领域的技术优势,通过强强联合引进高技术项目,争取在沿海工业功能区块建设并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分子生物材料产业基地,为椒江乃至台州地区纺织、塑料、橡胶等行业的企业提供环保、优质和相对低价的原材料。根据我区乃至台州塑料行业相对发达的优势,培育若干家塑料行业龙头企业,发展改性塑料、功能性塑料和复合材料。鼓励我区掌握稀土技术、反光技术等高技术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进一步拓展产品功能,开拓市场,形成稀土材料、反光材料等优势制造行业的产业化。紧跟新型墙体材料革新方向,大力扶持发展新型建筑节能材料。

(五)培育发展先进机械装备产业

努力推进沿海产业带利源重工等重大先进机械装备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发展发电设备、石化设备、大型船舶、特种船舶、冶金设备、重型机械等专用设备重大关键部件制造,在我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中,凸显椒江沿海产业带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相对优势。立足椒江缝制设备行业,推动工业缝制设备向高速度、高精度、多功能的光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出台政策,扶持发展我区真空泵行业做大做强,逐步培育若干家真空泵行业龙头企业。引导机电产品制造向精密数控机械、精密轴承、节能电机及关键零部件等高端机电产品和机电基础件方向发展,实现为重大机电装备配套。积极瞄准汽车行业发展方向,加快发展具有“高、精、尖”特色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将椒江沿海产业带打造成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基地。

(六)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

利用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日益成熟的海上风电技术,力争启动建设以大陈岛为中心的浙东南沿海有一定影响力的海上风电示范工程。推动开展以海岛为应用对象的风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和风力提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水力发电技术集成研究,为海岛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绿色”示范。引导家电、电子信息等行业的优势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发展LED照明器具及LED配套零部件产业,使之成为椒江沿海产业带新的重要产业。

(七)加快发展滨海服务业

根据椒江沿海产业带建设进度,在相应区块设置生产生活配套区,加强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互促。一是着力培育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职业培训、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撑。二是为沿海产业带新兴发展工业区块的就业员工提供生活性服务,适当布置商贸施、便利店及其他娱乐休闲型产业,逐步形成配套完善的服务体系。

1、重点打造滨海物流产业基地。

加强现代物流发展与沿海产业带制造业功能区建设、城市化推进的有机结合,重点依托台州港区、台金高速、沈海高速及台州新机场等主要交通组织方式,布局建设一批重要物流节点,推进建设一批物流业项目,在临港南北两岸分别形成较为成熟的生产性物流业基地。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培育大中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支持发展一批中小型物流企业,建设一批集散、中转、存储和加工配送中心,提升竞争力和服务临港经济能力,满足沿海产业带建设带来的多样化、专业化物流服务需要。

2、适时建设大陈岛石化物流基地。

配合台州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实施,建设上大陈9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5万吨级及以下配套辅助码头,形成年吞吐产3000万吨原油的能力,成为台州市大石化组团的重要节点。

3、加快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业。

以海岸带和海岛为依托,以重大项目为抓手,重点建设大陈滨海旅游岛和开发台州湾,推进台州市区滨海旅游服务,加快滨海休闲旅游业和休闲渔业发展,完善渔家乐旅游,探索游艇经济发展,打造富有特色的滨海观光休闲度假区,加快滨海旅游业发展。结合国际旅游业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景观型向体验型发展的趋势,积极推进台州滨海休闲旅游业的转型发展。同时,滨海休闲旅游开发建设需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力争实现旅游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态保护的双赢发展。

(八)创建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园区

“十二五”期间,大胆创新工业地产发展模式,在椒江沿海产业带以项目化手段设置用地面积不少于600亩、建筑面积不少于40万平方米、并具备较完备的基础设施条件的中小企业创业园,有条件地接纳全区有强烈创业需求的部分鼓励型行业和沿海产业带主导产业的配套性中小企业入驻创业园,支持南北两岸的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并为椒江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提供后方基地支持。

“十二五”期间,在沿海产业带范围推行15亩以下项目建设用地招拍挂。一方面,进一步促进沿海产业带产业层次提升和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确保沿海产业带管理机构能够集中财力、人力和工作精力服务于区块内的大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和实施。

五、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任务与重点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提升沿海产业带的基础设施投入水平,提升其在全区政府性投资计划中的比重。根据产业布局、建设时序、并结合全区重点建设投资计划,积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多方面筹集建设资金,加快改善沿海产业带投资和发展硬环境。

(一)综合交通道路网络建设

以强化区域联系、实现交通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和运行效率为重点,构筑以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网为主骨架,以铁路、港口和航运为依托,多种方式相结合、内外联系通畅的综合交通体系。

重点建设以“七横五纵”为核心的沿海产业带道路骨干网。其中“七横”是指:74省道南延椒江段、沿海工业功能区沿江大道、枫南东路东延段、市府大道东延段、东海大道东延段、开发大道东延段及疏港大道快速路;“五纵”是指: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椒江段、椒江二桥及南北连接线、东二路椒江段、75省道南延椒江段、机场路改建。此外,以新开发区块为重点,配套建成不少于30公里的沿海产业带内部分支道路网,初步满足新开发区块企业道路交通运输需求。

港口。以海门港区的建设为基础,加快椒江口外航道的疏浚工作,完善港口的集疏运网络,积极拓展港口陆向腹地。积极实施老港区改造工程,力争海门港区3/7号码头、椒江至大陈车客渡码头、大陈南岙客货码头等项目建成投用。同时,将海门港外移工程及产业布局调整列入前期并适时组织论证。根据台州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进度,加快推进大陈深水港开发,启动上大陈30万吨级石化码头建设。

(二)能源保障网络建设

加快推进输变电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电网布局,构建充足环保的能源供应网。建成并投运220KV椒北变、110KV前所变和110KV东辉变,完善35KV及以下输变电网络设施配套。加强沿海产业带受端系统建设,优化电网结构和提高受电能力。后期根据椒江沿海产业带开发进度,可考虑再启动建设若干座变电所。新增变电高压走廊沿农业水源保护用地、自然山体、自然生态绿地、组团隔离带、高速公路、快速路来布置,充分利用现有的高压走廊和生态绿地系统,节约走廊用地。

(三)水资源利用网络建设

以供水设施、供水管网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构建清洁可靠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网。

供水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沿海产业带自来水网布置与建设,形成环状给水管网,满足区内工业、生活及市政消防用水等需要。同时,要加强给水管网与市区管网的联网建设,逐步优化供水管网布局,随着区块内功能的日趋完善,将沿海产业带特别是椒北区块供水系统纳入到城市大供水系统之中。

环保设施建设。根据沿海产业带路网建设进度和产业开发进程,配套完成区块内污水管网铺设。集中资金,加快建成并投用椒北污水处理工程,提升日益进入开发快车道的沿海工业功能区落户企业的污水处理能力,逐步完善污水收集、处理及回用体系。加快建设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并避免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容量闲置,逐步形成完善的污水收集和处理体系。根据南部区块污水处理能力,适时启动椒江污水处理工程三期项目,新增日处理污水5万吨,完善现行的中水回用系统。建设大陈岛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填埋工程项目,提升大陈岛环境保护水平。

(四)防灾减灾网络建设

以河网整治、沿海防护工程和防御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构建沿海产业带安全稳定的防灾减灾网。

合理建设防洪排涝设施。高度重视和加强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根据需要适当进行水利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进一步明确分片防洪排涝标准、工程规模和水利工程布局等。重点考虑防台要求,相应提高防洪、排涝工程标准。部分河道修建控制闸,提高防洪排涝能力。

加强沿海防护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和标准渔港建设。重点推进“强塘固房”建设,完善海堤强化加固工程。严格按照水利规划实施,做好区块内标准海堤建设。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在有条件的区域规划建设红树林带,有效抵御台风、控制洪涝与风暴潮。

加强防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制度”,按实时监测预警要求建设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重点监测风暴潮天气。建设突然性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系统;在相应的区块内布局建设消防、避灾中心、治安、医疗急救等应急救防设施,形成“预警得体、救援及时、重建迅速”的公共安全工程体系。

(五)生态环境建设

为把沿海产业带打造成为椒江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必须秉持“经济发展,环保先行”的理念,自觉按照省级开发区的标准,推进椒江沿海产业带生态化建设与改造。

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按照省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结合实际,注重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特别要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2、推进节能降耗措施。

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把能源消耗水平和三废排放水平审查关,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落户椒江沿海产业带。积极推进落实以医化产业为重点的清洁生产机制,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改善企业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生态绿廊建设、已开发区块环境综合整治及土壤修复为重点,建设一批生态化建设与改造示范工程。实施基本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审查制度,推动落实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政策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建设和谐共赢。

3、强化环境保防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对环境特别是海洋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降低环境风险的对策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建设项目环评工作,防止或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改善、恢复因建设活动受到损害的环境。全面推进海陆污染联合治理,建设海洋蓝色生态屏障,控制污染物限排总量,加大陆源和海洋污染物的治理力度,不断改善近海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以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为重点,继续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厉打击不法排污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以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为目标,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实施污染源头控制,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

4、保护重要生态区域。

椒江入海口。该区域滩涂资源、海洋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与湿地生物多样性都十分丰富,要严格控制陆域污染排放,尤其加强近海和水库等水体的保护;大力实施污水处理工程,同步建设污水处理厂,有效遏制地表水体水质恶化,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保持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积极开展生态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区域合作,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实施流域环境的综合整治和保护。

滩涂围垦区。该区域应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度控制围涂的进度和规模,合理利用滩涂资源,增加产业和城镇建设用地供给,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建立海洋保护区,尽量减少围垦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逐步使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在动态中达到良性循环;加强海岸带的生态保护,特别是加强生态脆弱带与受损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在适宜地段建立滩涂湿地示范区,保护水禽栖息地和滩涂湿地自然生态景观。

海岛地区。贯彻国家、省市对于岛屿开发与保护的精神,在沿海产业带建设过程中,充分保护区内的海岛,尤其是无居民海岛的自然生态和资源禀赋,按照“保护优先、有限利用”的基本原则,加强对海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沿海产业带建设中涉及无居民海岛的开发行为,应符合国家关于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相关要求。

六、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沿海产业带重点实施的建设项目有56项,预期总投资374.45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预期投资269.44亿元。包括: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8项,涵盖交通、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预期总投资163.19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预期投资132.11亿元;

重大产业项目28项,涵盖临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生态休闲渔业等产业领域,预期总投资211.26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预期投资137.33亿元。

(一)基础设施项目

综合交通项目。主要包括74省道南延三门毛张至椒江二桥工程椒江段、75省道南延椒江二桥至温岭松门段工程椒江段、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椒江段等区域性交通设施项目以及市府大道东延、东海大道东延、开发大道东延、现代大道东延等13个项目的建设,预期总投资102.6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预期投资85.8亿元。

能源保障项目。主要包括220kV椒北输变电工程、110KV建兴输变电工程、110kV东辉输变电工程、110kV前所输变电工程、110KV利源专变、浙江台州炼化一体化配套项目等8个项目建设,预期总投资30.64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预期投资30.36亿元。

生态环保项目。主要包括浙江台州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椒江区块生态化改造项目、垃圾填埋场三期扩建工程、前所污水处理工程等7个项目,预期总投资29.95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预期投资15.95亿元。

(二)产业发展项目

工业项目。主要包括利源重工科技年产2000套大型装备关键部件、浙江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企业“退、转、升”项目、青岛啤酒迁扩建、水晶光电年产2.1亿片(套)光电元器件等19个项目,预期总投资184.91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预期投资113.38亿元。

服务业项目。主要包括台州市瓯华医化物流配送中心、台州市危化品物流中心、台州市椒江粮食储备中心、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等9个项目,预期总投资26.35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预期投资23.95亿元。

七、保障措施

(一)完善机构设置

椒江自开展沿海产业带建设以来,一直未设立综合性的沿海产业带开发建设管理机构。从理顺管理体制的角度考虑,沿海产业带的管理机构可以与实施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机构相统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具体负责全区沿海产业带建设的总体规划、政策协调、工作指导、统一招商、日常督查、考核实施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沿海产业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加快促进沿海产业带建设从各区块的各自为战向统一协调开发建设转变。

(二)抓好规划编制

按照产业功能区建设一般程序性规定和沿海产业带建设需要,抓紧完成椒江沿海产业带生态化建设与改造规划和滨海工业区块的产业发展规划。同时,按照法定程序扩大沿海产业带的沿海工业功能区块面积,相应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做好沿海产业带产业发展规划与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规划的有机衔接。结合外沙、岩头区块医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海门港区外移等多因素考虑,启动外沙、岩头区块产业发展规划的重新论证和修编。

(三)资源要素保障

提升土地资源保障能力。坚持不懈地进行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充分挖潜,促进农业用地的高效利用,为建设提供多方面的土地保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土地利用的空间引导,加快沿海产业带居民点集中安置步伐。优化区域供地机制,完善供地的招投标制度,提高空间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率。落实“双控”指标要求,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水平。

重视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等技术,解决沿海产业带用水问题。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结合沿海产业带开发进程,加快建设椒北污水处理厂,适时启动建设椒江污水处理工程(三期),同步建设污水管网等设施,改造完善现有污水设施,实现雨污分流。

注重沿海产业带港口岸线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生产型岸线利用应同沿海产业带的产业布局相结合,特别是与港口布局、临港工业发展和物流基地建设相协调,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适当保有生活型岸线,满足城市功能发展需要,为人们提供居住生活、休闲、娱乐及公共活动的滨水场所,包括滨水居住区、游艇码头、海上游乐场等设施。

(四)实行政策倾斜

作为在“十二五”及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中承担重任的沿海产业带,宜有相应的务实政策支持其发展,从总体上降低沿海产业带项目的建设成本。政策的重点放在:

1.建设用地指标支持。

根据城市规划建设需要及产业集聚要求,预计“十二五”时期将是全区进一步推进产业和企业集聚的重要转折时期。规划后期,通过城市规划调整等手段,不再扩大分散于各街道的产业园区建设规模。全区产业类建设用地指标除重大项目必需外,优先安排用于沿海产业带开发。

2.建设用地价格支持。

对于到椒江沿海产业带落户并符合规模和产业先进性要求的区外企业项目,可实行差别地价政策,以增强招商引资能力,优化产业结构。

3.财政公共资金支持。

重点是在全区基础设施建设中,沿海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应在“十一五”基础上继续有较大提高,并在建设时序上,优先规划安排沿海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扭转沿海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尚显滞后的局面。

此外,在招商引资阶段,对具有相当先进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可以直接承诺给予50万元甚至更高的项目资金补助,并尝试实行部分政府性规费“减免缓”政策。认真包装沿海产业带范围的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及相关部门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奖励和补助。

(五)优化考核体系

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推进沿海产业带开发建设的考核体系。区本级对沿海产业带工作考核尤其要把“引外资、促开工、保施工、抓投产”等指标作为沿海产业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突出量化考核和开发建设业务考核,尽可能避免将沿海产业带各区块管理机构的考核雷同于一般政府部门的工作考核。

(六)建立协同机制

进一步明确沿海产业带管理机构与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及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在职责上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减轻沿海产业带管理机构在社会民生等非开发类事务上的工作负担。必要时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和完善沿海产业带在征地、拆迁安置、招商引资、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共同支持沿海产业带开发和建设。

(七)争取政策支持

椒江沿海产业带是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组成区块。要深入研究、用足用好省有关产业集聚区的相关政策,为促进沿海产业带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支持。同时,要紧紧抓住浙江省将在“十二五”期间新培育一批省级开发区的规划思路,积极争取将椒江沿海产业带争取升格为省级开发区。抓住浙江省“十二五”大规模开展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依托椒江已有的海洋经济发展优势,积极争取将大陈岛列为全省海岛综合开发试验区,实施以大陈岛为龙头的海洋经济综合开发,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


附表一:椒江沿海产业带十二五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规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内容和规模

规划总投资(亿元)

十二五计划投资   (亿元)

项目建设        起止时间

资金来源

基础设施项目

28

163.19

132.11



综合交通项目

13

102.60

85.8



1

74省道南延三门毛张至椒江二桥工程椒江段

续建

一级公路4.81公里

2.48

1.83

2010-2013

财政、省补

2

沿海工业功能区沿江大道工程

新建

设计全长6.1公里,路基宽30米,双向四车道

2.50

2.50

2012-2014

各级财政

3

枫南东路东延工程

新建

椒金路至东二路段,长2383米,宽42

1.68

1.68

2011-2012

财政

4

市府大道东延工程

续建

台东快速路至东二路,一级主干道,长4142米,宽50米;桥梁五座

3.50

3.15

2010-2012

财政

5

东海大道东延工程

新建

椒金路至东二路段,长3850米,宽50

3.00

3.00

2013-2015

财政

6

开发大道东延工程

续建

4155米,宽50

3.19

0.50

2007-2011

财政

7

现代大道东延工程

新建

椒金路至东二路段,长3600米,宽50

2.20

2.20

2011-2015

财政

8

椒江二桥及接线工程

续建

一级公路8公里,道感堂至疏港大道,宽32米,其中大桥长3550米,总宽39.5

16.35

10.03

2008-2012

贷款、自筹

9

75省道南延椒江二桥至温岭松门段工程椒江段

续建

一级公路11.3公里

6.07

4.05

2010-2013

财政、省补

10

东二路椒江段

续建

总长5536米,其中:长5055米,宽度50米;长481米,宽度42

4.04

2.67

2010-2012

财政

11

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椒江段

新建

高速公路14公里

42.00

42.00

2011-2015

财政、省高速投资公司

12

大陈岛交通设施建设工程

新建

水咀头至鸡笼头至土地堂公路,四级公路5公里;环岛公路屏风山路段,四级公路4公里;椒江至大陈车客渡码头,1500吨级泊位、21000吨级泊位;南岙客货运码头,1500吨级泊位

2.19

2.19

2011-2015

各级财政、省补

13

椒江口外航道整治工程

续建

干线航道28.8公里

13.40

10.00

2010-2016

财政

能源保障项目

8

30.64

30.36



14

220kV椒北输变电工程

新建

3×24万千伏安变压器;220kv 线路2×2.3公里及配套至章安、杜桥和大汾的110kv线路

1.27

1.27

2011-2013

电力系统

15

110KV建兴输变电工程

新建

3×5万千伏安变压器

0.60

0.60

2012-2014

电力系统

16

110kV东辉输变电工程

续建

2×5万千伏安变压器;东辉双回路2×1.2公里

0.50

0.39

2011-2012

电力系统

17

110kV前所输变电工程

新建

2×5万千伏安变压器;前所双回路2×1.2公里

0.46

0.34

2011-2012

电力系统

18

110kV山东输变电工程

新建

3×5万千伏安变压器

0.60

0.60

2012-2013

电力系统

19

110KV利源专变

新建

2×5万千伏安变压器及配套35KV10KV变压器

0.60

0.60

2012-2013

企业自筹

20

35KV外岩双回路工程

续建

35KV外沙岩头双回路2×6.2公里

0.11

0.06

2010-2011

财政

21

浙江台州炼化一体化配套项目

新建

30万吨级原油码头、油品中转库(库容90万立方米)、上大陈储罐区围工程等

26.50

26.50

2012-2015

自筹

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7

29.95

15.95



22

浙江台州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椒江区块生态化改造项目

续建

严格环境准入,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设备,实施医化企业退转升和区域产业布局“退三类进二类”政策,全面搬迁、关停原料药合成、发酵生产线,加速形成“四中心一基地”及部份符合GMP规范的“精、烘、包”基地

23.00

10.00

2006-2020

企业投资

为主

23

垃圾填埋场三期扩建工程

新建

占地200

0.80

0.80

2014-2015

财政

24

区污水处理三期工程

新建

新增日处理污水20万吨

2.50

1.50

2013-2016


25

前所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一期日处理污水1.95万吨配套管网30公里,污水泵站5

2.00

2.00

2011-2013

财政、贷款

26

大陈海洋生态保护区

新建

生态旅游、生态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人工鱼礁、海洋资源修复、育苗场建设等

0.80

0.80

2011-2015


27

大陈浪通门港区修复

新建

浪通门大坝120米,300吨码头2座,护岸2000米及水电配套

0.45

0.45

2011-2013

各级财政补助

28

大陈城镇设施建设工程

新建

供水管网20803米,新建净水厂1座、改建2座;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上下大陈各2个,处理能力0.1万立方米/日,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垃圾处理场,上下大陈各1个,下大陈处理能力2000/年,上大陈800/

0.40

0.40

2011-2015

财政、省补

附表二:椒江沿海产业带十二五重大产业项目投资规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内容和规模

规划总投资(亿元)

十二五计划投资   (亿元)

项目建设        起止时间

十二五新征用地(亩)

备注

产业发展项目

28

211.26

137.33




19

184.91

113.38




1

浙江利源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套大型装备关键部件建设项目

续建

用地341亩,建筑面积98256平方米,形成年产2000套发电设备、石化设备、船舶、冶金设备、重型机械等专用设备重大关键部件的能力

14.32

12.72

2010-2015


重点项目、重大工业项目

2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外沙厂区原料药产品搬迁及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项目

续建

用地156亩,建筑面积53537平方米,形成5t/a米尔贝霉素肟、5t/a替加环素、25t/a潮霉素、36t/a阿佛菌素、1500t/a泰乐菌素等5个抗病毒药品的生产能力

6.10

5.50

2010-2012


重点项目、重大工业项目

3

浙江海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剂项目

续建

改造外沙部分厂区,新建厂房9072平方米,建设年产7亿粒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和1亿片盐酸克林霉素片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线

1.49

1.49

2010-2014


省重大工业项目子项目

4

台州市百达电器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和铝压铸件生产线技改项目

续建

用地113亩,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新增年产5200万件汽车零部件、800万件铝压铸件生产能力

2.30

1.70

2010-2012


双千工程项目

5

浙江冠龙电机有限公司电动机制造项目

续建

用地70.6亩,总建筑面积40605平方米,形成年产电动机20万台的生产能力

1.00

0.70

2010-2012



6

浙江摩尔舒卫生设备有限公司卫浴洁具项目(一期)

新建

用地124.92亩,建筑面积66053平方米,建成9条卫浴生产线,形成年产60万件节能环保型、35万件保温抗菌型水暖洁具的生产能力

1.42

1.42

2010-2012


双千工程项目

7

浙江海昌造船有限公司船厂工程陆域配套厂房建设项目

续建

用地60.73亩,总建筑面积17840平方米,新建船体车间、喷砂车间、仓库及办公楼、门卫等,初步形成船体分段制造能力

1.01

0.75

2010-2012



8

沿海产业带新增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新建

沿海产业带范围医化、船舶、机械、建材等行业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5.00

15.00

2011-2015



9

浙江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企业“退、转、升”实施项目

(不含在建项目)

新建

企业改造现有厂区,新上制剂成药生产线、研发中心和“精、烘、包”生产线

18.00

18.00

2011-2015



10

浙江海正集团高分子生物材料项目(椒江基地)

新建

年产5万吨聚乳酸(PLA)、4万吨四氢呋喃均聚醚(PTMEG)、4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规模

14.00

10.00

2011-2016

1000

省重大工业项目

11

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园区

新建

建设标准厂房40万平方米,建设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接纳全区有强烈创业需求的部分鼓励型行业和沿海产业带主导产业的配套性中小企业入驻

8.00

8.00

2012-2015

600


12

浙江星星瑞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玻璃视窗防护屏建设项目


新型视窗防护屏生产线、研发中心等

6.00

6.00

2012-2014

150


13

青岛啤酒(台州)有限公司迁扩建项目

新建

项目一期投资4.5亿元,形成每年20万吨的生产能力;二期投资2.5亿元;项目最终建成后,形成每年40万吨的生产能力

7.00

7.00

2011-2014

280

省重大工业项目

14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外沙生物产业园

新建

形成年产重组人胰岛素1200kg及年产重组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2400万支的生产能力

5.17

4.00

2011-2016

0 


15

印刷产业园区

新建

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集中安排印刷行业企业

10.00

10.00

2012-2014

300


16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1亿片(套)光电元器件建设项目


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形成年产360万套单反单电数码相机光学低通滤波器、18000万片红外截止滤光片、2000万片窄带滤光片和600万片蓝宝石LED衬底的生产能力

8.00

8.00

2012-2014

150


17

浙江方远夜视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微棱镜反光膜项目

新建

新建厂房2万平方米,年新增150万平方米微棱镜反光膜

1.10

1.10

2013-2015

40


18

椒江区新型建材基地项目

新建

建设年产1600万米预应力空心方桩生产线、100万米板桩生产线,100万米预制结构工业化住宅生产线以及办公、研发、生活等配套设施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

25.00

2

2004-2017

1000


19

大陈岛海域海上风电场项目

前期研究

装机20万千瓦

40.00


服务业

9

26.35

23.95




20

浙江台州湾港务有限公司循环产业物流中心

新建

占地面积285亩,一期改扩建15000吨级多用途码头、整合形成11万平方米的港区集装箱堆场;二期建设港外堆场,发展增值务;最终形成每年35万标箱和75万吨件杂货的物流能力

4.50

3.50

2011-2016

120

省海洋经济重点项目

21

台州市瓯华医化物流配送中心

续建

建设医化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形成年配送各类化学原料用成品150万吨的能力

5.40

5.00

2010-2014

250

省重点服务业项目 

22

台州市危化品物流中心

新建

建设石化品储罐10万立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仓储2万平方米,办公1万平方米,集流通贸易、仓储保管、运输配送于一体

2.00

2.00

2012-2013

300


23

万隆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浙东物流中心

新建

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建设仓储区、保税区、交易中心、配送中心、金融及其它综合服务区,配套建设万吨级物流码头与装卸设施,形成年吞吐钢材等大宗金属物资200万吨的能力

6.50

6.50

2012-2014

600


24

台州市椒江粮食储备中心

新建

占地128.25亩,建设办公楼、仓库、加工厂房等,总建筑面积为27963平方米,形成5.5万吨仓容、日加工大米100吨的规模

1.46

1.46

2011-2013



25

前所船舶综合大楼

新建

占地30亩,船舶企业办公、信息平台

1.00

1.00

2011-2013

30


26

台州港椒江航道服务区及椒北物流中心

新建

建筑面积10470平方米,新建23000吨级(兼靠5000吨级)泊位、栈桥2座,以及后方陆域船员服务楼、综合楼、堆场、仓库等,形成服务功能齐全的综合性的海门港航道服务区及每年30万吨的货物吞吐能力

1.49

1.49

2011-2012

82

省海洋经济重点项目

27

台州市椒江大陈岛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新建休闲与设施渔业项目

新建

象头岙建设一条520米标准防波堤,围海381亩,建成规模化养殖、休闲垂钓及观光旅游基地形成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的能力

0.50

0.50

2011-2015



28

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

续建

一江山岛:战争遗址保护、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项目开发
大陈岛:修建浪通门和帽羽砂海滨浴场,建设大陈竹屿海钓基地、游艇基地、洋旗岛领海基点景点,大小浦古渔村修复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3.50

2.50

2008-2020


省海洋经济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