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便民联系卡”,让亲属预约视频会见“零次跑”;从突出问题抓起,化解群众的矛盾纠纷;专业律师“坐诊把脉”,为群众打造“全科医生式”的法律服务……
近日,区司法局及下辖各司法所、中队正如火如荼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自3月份全区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区司法局深化实施“三服务”2.0版,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围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等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为群众、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便民联系卡”让视频会见“零次跑”
“喂,你好,是椒南中队吗?我是洪某某的家属,我想预约下监狱视频会见。”
“你好,请问你之前有申请过吗?”
“2月份的时候申请过一次了,我看了你们发的便民联系卡,知道可以直接打电话预约视频会见。”
“对的,你本次想要会见的名单还是和之前一样吗?”
……
这是近日发生在区司法局椒南中队的场景。为了更好地推进远程视频会见工作,椒南中队专门设计了“便民联系卡”,缩短预约申请“最后一公里”的距离。对于已经会见过的亲属,工作人员会向他们发放一张名片大小的卡片,卡片上印着椒南中队的联系方式、工作时间等,待下次想要会见时,家属们只需来电提交申请,中队工作人员便会为其办理审批手续。
一张小小的“便民联系卡”,给群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远程视频会见开通以来,椒南中队已累计登记、办理200余次会见,共计会见亲属500余人,其中约90%的再会见家属都是通过电话提交会见申请,让会见流程从“最多跑一次”到“零次跑”,极大方便了服刑人员的家属。
区司法局副局长赵学军说:“今年以来,我们司法局以‘法雨春风’法律服务活动为抓手,以‘把方便留给群众’的要求为导向,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打造‘三服务’2.0版,不断增强群众和企业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践+宣传 助力矛盾纠纷化解
日前,洪家司法所成功调解了一起因彩礼引发的矛盾纠纷。
蔡某与杨某某系相亲认识,恋爱3个月后按照当地风俗举办了订婚仪式。订婚仪式上,蔡某赠与杨某某彩礼80800元、金手镯一个、金项链一条、金吊坠一个、纪念币一个、钻戒一枚。订婚仪式后,双方在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下开始同居生活。不久,他们便产生矛盾,杨某某搬离蔡某家,并不愿意办理结婚登记。后蔡某提出分手,杨某某也表示同意,但双方就彩礼返还问题发生争议。3月10日,当事人蔡某到洪家司法所申请调解。
调解员在了解事情原委后,将双方当事人请到了所里进行背对背调解。在调解员细致耐心的沟通、劝解、协商下,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杨某某于2021年3月12日前返还给蔡某彩礼现金50000元,并退还蔡某金手镯、金项链、钻戒等物。
针对目前同类案件频发,该所司法人员进村、入社区,就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避免此类矛盾纠纷的产生。
专业律师“坐诊”群众维权不再难
“我好害怕,我该怎么办,我能不能报警?”近日,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里,一名女生正一脸焦虑地向值班律师诉说自己的遭遇。
今年年初,夏莉(化名)应聘到椒江某公司当财务。入职后,公司的黄经理(主管行政)经常在夏莉办公室没人的时候向夏莉“示好”,并对夏莉作出捏手、摸头发、拍肩膀等行为,还经常给夏莉发送暧昧信息,说一些“黄段子”。有一次更是利用同事聚会趁酒醉对夏莉进行搂抱、摸大腿等。夏莉屡次拒绝,但黄经理仍然没有改变。夏莉不堪其扰,于是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律师求助。
值班律师听取了夏莉的讲述后,从法律的角度对黄经理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为夏莉提供了解决方案,建议夏莉可以先向公司负责人反映情况,由公司介入处理;如果经公司处理无果,可以考虑提起诉讼,但要注意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证据收集与保存。
一直以来,区司法局着力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成为群众服务的第一窗口,邀请专业律师“坐诊把脉”,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用心帮助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