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街道信息公开 >>大陈镇 >>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信息索引号: 11331002002668928P/2020-135063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发布机构: 大陈镇
 成文日期: 2020- 12- 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0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0- 12- 08 11: 1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椒江区人民政府

202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实现“小康的大陈”的决胜之年。做好明年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继承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按照高质量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台州大湾区的战略节点、港产城湾一体发展的海上明珠和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三大战略目标,以垦荒之志、垦荒之力,高水平建成“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具体分以下五个发展思路:

1、坚持绿色发展。我们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加大背街小巷整治,推进“美丽庭院”建设,严格房前屋后责任包干;深化垃圾分类改革,不断健全完善垃圾中转站设施建设,提升垃圾处置能力,并尝试低温焚烧和生态降解的垃圾处理方式处理陈年垃圾;开展房前屋后绿化提升,推进苗圃基地建设;加快完成美丽公路二期建设,全面实施海岛岸线修复工程巩固汽油车淘汰成果,全面推广新能源车;加快完成污水“零直排”镇创建工作,实施水库增殖放流提质工程,加强海洋牧场建设,建好“生态岛”,让大陈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典范。

2、坚持规划发展。我们始终紧盯“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目标定位,围绕台州大湾区战略节点,港产城湾一体发展的海上明珠,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建设要求,贯彻市党代会提出的将“两个大陈”建设作为台州现代化湾区八大标志性工程建设的决策部署,紧抓当前大陈岛发展黄金机遇期,全力推动红色旅游第一岛、两岸交流示范岛、生态美丽岛、数字智慧岛、幸福平安岛和“现代化海岛建设示范区”等“一区五岛”建设。要充分利用大陈地处国际三大洋航运交通中心、被列为台州“三湾一岛”发展战略重要板块和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优势,坚持开放发展,打响国际品牌,加快建设完成下大陈综合码头,为国际邮轮港建设打下基础;积极推进建设两岸乡情文化园、台胞接待站,积极吸引台胞回乡创业;大力推进航运集聚区建设,打造集航运总部、物联网+、航运市场为一体的台州航运中心。

3、坚持均衡发展。我们始终做好文化传承、传统渔业、民生事业与旅游发展的统筹。依托5个国字号、6个省市级党性教育基地,打造垦荒教育基地,做精擦亮红色教育品牌,争创国家级党性教育基地,以红色教育发展红色旅游,以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推动“一场一城一旅一岛”四地联合研讨机制,努力实现垦荒精神代代相传;打造大陈乡贤馆,吸引各界乡贤人士商谈共谋大陈发展;加快建设上大陈军事基地博物馆,以军事爱国教育和垦荒文化的高度结合,提升游客的军事观感和红色文化熏陶;全力配合做好甲午岩核心景区、乌沙头核心景区建设,力争早日开放;加快推进建设人工沙滩,弥补上下大陈天然沙滩不足的短板,增加景区观赏性和体验性;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眼光目标放长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国际游轮岛;破解海岛土地要素瓶颈制约,打造海上游乐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建成渔业码头和堆网场,保障渔业生产;积极创建全省特色农业强镇,坚持养殖+,不断延伸大陈黄鱼产业链,加快建成黄鱼文化陈列馆,进一步擦亮大陈黄鱼金名片;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投运17条休闲渔船;同时要重视三无渔船纳管,切实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加大高端民宿发展的扶持力度,以高端民宿建设迅速带动民宿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大文化建设,加快建成先锋书店、垦荒剧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要加快启动海底光缆、大陈综合医院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抓紧完善物流公司,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深化“渔小二”代办制,方便群众办事;重视加快村民安置房建设,确保群众安居;着力加快码头建设,主要是综合码头、渔业码头、游艇码头、客货运码头、休闲渔业码头等工程建设;加快完成广电改制,由镇管向台州广电直管模式转变,推进广电全岛化覆盖,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

4、坚持联动发展。我们始终做好多方统筹联动,共同推进两个大陈建设。要按照管委会抓规划、抓统筹,旅游集团抓融资、抓推进,大陈镇抓政策处理、抓社会治理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管委会、大陈镇、旅游集团三位一体的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项目会商制度,坚持项目推进一周一例会制度,积极构建同心同向的工作合力。不断推进建立部门、全市、海岛、居民联动机制,各部门需加大沟通协调,帮助大陈向上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如部队土地置换、土地指标单列解决、高层次人才引进、省得税收返回、上下大陈连岛大桥立项、海上客运中心外迁、陆岛联动区块确立、村民安置点建设、国际游轮港建设等;推出符合大陈岛实际发展的招商引资政策及企业发展优惠政策,促进居民海岛开发,加快破解岛上土地要素瓶颈,让招引项目健康落地,加速成长;谋划推动各县市区的发展联动,探索设立大陈陆上飞地,实现陆岛联动;利用好大陈岛地处台州沿海中心的地理位置条件,加快推进建立台州沿海海岛联动机制,加强海岛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串联形成沿海海岛旅游带,打造互惠共享共赢的海岛新兴发展模式;在海岛旅游开发中要积极建立居民充分参与机制,切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才能提升居民对旅游业的认同度和支持度;要扎实推进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强化居民旅游理念,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人人都为旅游发展”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推广大陈渔嫂品牌;要大力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探索发行生态“绿币”,形成人人争当环保使者的良好氛围;要实施本岛居民优先就业计划,健全就业信息库和需求库,实施精准就业;要积极鼓励居民利用闲置房屋,出租或自行开发民宿,并大力打响独具海岛韵味的土特产品牌,如大陈鱼鲞、大陈虾干、大陈番薯等,让居民搭上旅游发展的致富快车道。

5、坚持红色发展。我们始终以垦荒精神蓄力,积极建设海岛红色党建工程实施“152”工程,以与台州学院、台州建行联合打造党建共同体为契机,进一步高水平建设党建示范带;实施“红色领航”工程,推进建设民宿党建示范圈黄鱼养殖协会党支部;实施基层组织“引领力提升”工程,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完善陆岛两地党员活动模式,健全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关注新村融合后动态,积极培养后备干部;实施“人才引进”工程,进一步深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宁波海洋研究院等相关高等院校的合作,让海岛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的实践基地,高等院校可为海岛全域旅游发展出谋划策,充当智囊,提供人才支撑;借助大陈乡贤联谊会、台湾大陈岛乡情文化促进会等各类平台,积极开展两岸乡情联谊活动,吸引大陈乡贤、大陈籍台胞等回岛创业;在注重人才引进的同时,更要注重当地人才的培养,建立当地居民的培养体系,让当地居民通过参与海岛旅游发展实践、理论提高、技能培训等方式,完成从小农生产者向现代生活服务提供者的转变,从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开拓自己的产业思维、提升自己的商业素质;实施干部“关爱”工程,不断激发干部激情;实施“形象提升”工程,结合海岛实际完善文化设施,积极培树践行垦荒精神先进典型,持续做好“醉美大陈”公众号建设,加强舆论管控,全面唱响大陈品牌;实施“海岛清风”工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和“清风除弊”行动,重点盯牢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扶贫领域、小微工程微腐败,巩固农村基层组织作风巡察全覆盖工作,严格村账镇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