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11331002MB16458203/2020-131520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局 | |
成文日期: | 2020- 11- 3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健康素养66条】基本知识和理念(6~9)
0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健康问题和疾病。对检查中发现的健康问题和疾病,应及时就医。有针对性地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07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mmHg<140mmHg,舒张压≥60mmHg且<90mmHg;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心率60~100次/分。
正常成年人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90mmHg,小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60mmHg,小于90mmHg。白天略高,晚上略低,冬季略高于夏季。运动、紧张等也会暂时升高。脉压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正常为30~40mmHg。收缩压达到130~139mmHg或舒张压达到85~89mmHg时,称血压正常高值,应当向医生咨询。
成年人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早晨略低,下午略高,1天内波动不超过1℃,运动或进食后体温会略微增高。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低于正常范围为体温过低。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次为16~20次/分,老年人略慢;呼吸频次超过24次/分为呼吸过速,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亢及心衰等;呼吸频次低于12次/分为呼吸过缓。
成年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超过100次/分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心率的快慢受年龄、性别、运动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08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儿童出生后应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对于疫苗可预防疾病来说,相对于疾病所造成的致死、致残风险和经济、精神损失,接种疫苗所花费的钱是很少的。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我国实施国家免疫规划,为适龄儿童免费提供乙肝疫苗、卡介苗、骨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预防12种传染、感染性疾病。公民可自愿自费选择接种第二类疫苗包括流感疫苗、肺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水痘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我国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出生1个月内应办理预防接种证,每次接种疫苗时应携带预防接种证,儿童在入托、入学时需要查验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儿童监护人应按照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因故错过接种的要尽快补种。
09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
流行性感冒(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致病性强,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感,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免疫力低、抵抗力弱,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和流感病毒匹配的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儿童、老人、体弱者等容易感染流感的人群,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苗。由于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方能获得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