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今日椒江 >>椒江动态

8000余张照片“照亮”山水底色

发布日期:2019-03-20 09:4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今日椒江

3月13日早上9点30分,在洪家街道五水办巡查组,马景春、应国赞、王军艇、戴忠已经完成了一轮巡查工作。门一开,四人风尘仆仆地走进来,从头到脚都穿了清一色的黑,外套上磨损的痕迹新旧交叠,乍一看倒像是统一定制的“队服”。对这个说法,他们自嘲道:“风里来雨里去,甭管什么衣服都穿得跟工作服似的了。”

8000余张照片记录500多个日夜

马景春、应国赞、王军艇、戴忠分别分布在30岁、40岁、50岁3个年龄层,年纪最大的马景春是队伍里的“老大哥”。说到治水,他熟练地打开手机相册给记者介绍,只见几千张照片规规整整,分门别类地用“治理前”“治理后”“对比图”及各个行政村名字、年份作为标签罗列整齐。每张照片上还都带有日期和定位,点击后选择“导航”,地图就能自动带你找到拍摄地点,其细心程度令人惊叹不已。“这个手机就是专门为了做这项工作买的。”马景春不好意思说,“其实你们年轻人玩的这些东西,我原先一点也不会,都是自己一点点摸索着学起来。”

2017年年初,四人从各自的岗位上抽调过来,组成了五水办巡查组。“巡查”,意味着他们要及时发现问题,再发动执法、保洁、施工、环保队伍去落实、整改问题,是整个五水办的“眼睛”。但在一开始,面对洪家街道分布在37个行政村里大大小小的河道,数不清河塘,他们无从下手,犯难了。最终,几个人想了个“笨办法”,靠着办公室里的2张图——洪家街道水域示意图和洪家街道区域鸟瞰图,他们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去走遍洪家街道的角角落落。为了尽快投入工作,马景春就买了这个大屏手机,每到一处,他都用手机拍照、记录下位置,靠着这个“移动数据库”的帮忙,迅速记清、摸透了整个洪家街道水域分布情况。从那以后,每天早上6点30分,他们就从单位出发,跟着导航去巡查,组织人手打捞垃圾、截污排流、拆除河道两旁的违章建筑……往往直至晚上6点才能踏上归程。日积月累,洪家街道的32条河,596个水塘,1006个河道排水口……到今天他们都已经能如数家珍,随便说出一条河的名字,就能脱口而出它的地理位置、治理进度。不知不觉,8000多张照片陪伴他们走过了500多个日夜的风雨兼程,这些数据不仅记在了他的手机里,也记在了他的心里。

杀鸡儆“鸭” 演好戏“退敌三千”

现如今,走进洪家街道山头墩村,门前屋后流水碧波荡漾,以往一到夏天,河塘上绿油油的浮萍、水葫芦泛滥成灾。洪家街道常住人口多为农民,环保意识薄弱,为了纠正村民的旧观念,他们费了不少功夫。

洪家街道虎啸坦村原先有个养鸭大户,鸭棚直接盖在了河道旁边,每天一到“放风”时间,几千只鸭子浩浩荡荡入水觅食,场面非常壮观,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小觑。为了保护水资源,杜绝“污染源”,巡查组和这位养鸭大户费了不少口舌,不惜上演“围魏救赵”“杀鸡儆鸭”……在团队的多番努力下,最终让鸭老板痛下决心:“不养了,再也不养了!”

当然,不养鸭子以后,鸭老板三五不时到五水办走动,唉声叹气:“不养鸭子了,我还能干点什么呢?”巡查组帮着一起出了个主意:可以种水稻,现在种水稻每亩地政府有640元补贴呢。鸭老板若有所思地回去了,不久后,这位“养鸭大户”就改行成了“种粮大户”,听说他近来收成着实不错。

五水共治出成效 碧波荡漾至此回

如今,洪家街道治水颇有成效,河道两旁堆积如山的垃圾清空了,黑水河、臭水河也恢复了原貌,这些成绩,是马景春他们一步步用脚走出来的。一年四季,4个人从早到晚地奔波在路上,冬雨绵绵,他们在田埂里、河堤上穿行,溅得满身泥浆;烈日当空,几个人划游艇出行,晒成了4张整整齐齐的“黑脸”。

“最初,我们4个人是因为责任聚在一起。”马景春说,“现在治水有成果,也是觉得付出的汗水、投入的心血终有回报吧,心里挺骄傲的。”但他认为治水容易维护难,想要让青山绿水一直保持下去,需要洪家街道所有村民的共同努力。

一开始,巡查组只是奉行“见一处整一处”的原则,慢慢的,他们察觉到4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要提高居民爱水护水的环保意识,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五水共治工作中。于是宣传车开启走村入户的宣传模式,宣传手册、印有宣传内容的小扇子分发到每个村民的手中。马景春他们还发动村民在治理干净的河塘中种植菱角、养殖水产,绿水带来了经济收入,村民很快自发地“爱水护水”,互相监督起来。

现在,巡查组为了提高效率,他们各自划分了责任区域,每天兵分4路,确保能“走到位、看得全”,只要一方发现问题,大伙儿就马上碰头一起协商解决。

日行万步,走出了一个山清水秀;8000张照片照亮了洪家的山水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