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11331002002673209L/2019-134836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区农水局(区渔业局) | |
成文日期: | 2019-10-1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关于打造章安佛教文化园项目的建议
章安古郡,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其中佛教文化独树一帜。章安摄静寺是佛教天台宗五祖——灌顶大师(又称:章安大师)的出家地和弘法道场,在佛教天台宗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是古章安文化的一颗明珠。
释灌顶,字法云,俗姓吴,于陈文帝天嘉二年(561)出生于章安,故成名后人称章安大师。其父名吴备,陈时为章安令。灌顶7岁时在章安城北摄静寺拜慧拯为师,他的学问和才华为当时所称誉。二十岁正式受戒,成为僧人。慧拯去世后,灌顶云游至天台。陈后主至德元年(583),在天台修禅寺拜智顗(智者大师)为师,正式跟随智顗学习佛学,随侍左右,以自己的超人记忆,记录和整理了智顗的佛学理论200余卷,又撰述祖师传记,上溯智者大师、南岳慧思、北齐慧文、印度龙树,以印度龙树为初祖,确立天台法统,初步建立了佛教天台宗的传承体系。因龙树是印度三世纪的僧人,慧文、慧思虽有师承关系,但并未到过天台。因此,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即为智顗、灌顶师徒二人。
由于历史原因,尤其是明嘉靖时因防范倭寇来犯实施的海禁和清顺治年间实施的迁海令,摄静寺两次重建,两次荒废。目前仅有天王殿一座和厢房智月楼一座,规格残缺,破败不堪。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摄静寺非常关注,重修五祖道场的呼声很高。台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副会长多次会同天台宗佛教弟子到摄静寺古遗址考察、调研,一致认为位于九子山罗汉岭脚山岙内的摄静寺古遗址历史悠久,环境独特,是重建首选之地。大家认为:①重建摄静寺不仅有利于撬动章安古郡文化的挖掘,也为“一江两岸”开发添砖加瓦;②鉴于椒江小庙小庵众多,丛林寺院缺失的现状,摄静寺的重建有利于引领佛教践行社会责任,教化信众,发挥正能量;③章安大师和佛教天台宗在国内、台湾地区、日本、韩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该项目将对促进国际交流,发展旅游产业,打造台州新府城靓丽名片都将产生深远和积极的作用。
建议:重建摄静寺,打造章安佛教文化园项目,深度挖掘天台宗五祖道场文化,使之成为古章安文化的亮点,天台宗文化的高点,成为境内外天台宗信众的朝觐之地,和合文化的孕育之地,国际旅游和文化交流的新盛之地,成为台州一张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