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党旗是一张鲜红的旗帜,指明前行的方向;一名党员是一个模范带头人,把百姓幸福扛在肩上。
去年以来,椒江区紧紧遵循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把握“一切工作到支部”为导向,把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作为引领推动椒江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把各方力量凝聚在鲜艳的党旗下。各部门、各战线、各街道、社区、村居的优秀党员们纷纷发挥“领头雁”效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开花。
党员攻坚刀刃上,打造素质过硬的铁血军团
为锤炼党性,激发党员干部的创业激情,去年开始,全区组织“三百破三难”活动,鼓励三百名干部扑下身子到城市建设、企业、农村、专项工作的一线去锤炼,奏响了新府城攻坚破难的最强音。
今年以来,我区发扬垦荒精神,统筹全区干部资源,升级“三百干部破三难”活动,实施“三百干部熔炼”计划,继续选派100名左右重点培养干部参与“五线历练”、100名左右干部进百企、100名左右干部进百村(社区),组建重点项目、平安建设、党建攻坚等七大“垦荒军团”。强化考核管理,实行抽调人员与派出单位绩效捆绑,构建接收单位、派出单位、牵头单位和组织部门“四堂会审”“四方联考”机制,定期组织军团之间“PK”,充分激发干部活力,推动中心工作落实。
项目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区委区政府把项目建设作为检验沿线基层党组织发挥堡垒作用的试验场,坚持深入细致学、克难攻坚做、主动对标改,为攻坚决战提供持续不断的“加速度”。
在一江两岸开发建设葭沚片区,我区充分吸收参与“两城”建设的党员,成立葭沚水城项目党支部和江岸尚城项目党支部,形成由“三百破三难”党员干部19人、部门党员干部39人、街道党员干部45人,还有数十名村(社)党员干部组成的强大党员阵地。
党支部深入开展党员包干攻坚行动,分小组包干片区,竞争比赛、打榜积分,争当新府城先锋。积极调动村(社)党员的积极性,带头签约、带头拆迁、带头做群众工作。截至目前,葭沚水城与江岸尚城共签约民房2636户、企业202家,拆除建筑面积66万平米,拆出低效用地千余亩,为椒江城市凤凰涅槃腾挪了空间。
为主动帮扶四龙企业,包干干部深入企业车间一线,当起企业的“办事跑腿员”“安全督察员”“文化服务员”和“环保教导员”,解决企业项目建设、融资需求、生产经营、文化建设、人才引进中的问题,打通痛点和堵点,为企业牵线搭桥,解决实际困难。
区口岸办的余新良得知我区一些“四龙”企业正在申报“著名商标”和“台州名牌”,他马上与自己的包干企业台州市春丰机械有限公司联系,一边与企业落实专人负责,准备有关材料,一边与区市场监管局具体科室沟通协调,帮助春丰机械成功获得申报“台州名牌”的指标。
在农村,我区结合“强基惠民村村帮”和新一轮农村工作指导员选派,抽调100余名干部组成帮扶团,深入重点村,积极破解重点工程、专项工作推进中的难题,推动基层基础更加扎实牢固。
今年以来,300名熔炼干部共协助破解难题1570项,有8名表现优秀的干部得到提拔,6名调任重要岗位。真正锤炼出一支干事创业不松劲、为民服务不松懈、作风建设不松弛的铁血军团。
党群体系凝心聚力,“一策一品”遍地开花
走进位于大陈卫星村村部一楼的大陈镇党群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融入红色、垦荒、海岛元素的现代化装修风格。这里设有办事服务区、党群学习室、党代表工作室、志愿服务站、谈心室和书吧、工作展示区等。是岛上的党群之家、创客空间、游客驿站,为岛上居民、游客提供交友、休憩、服务的活动阵地。
自2017年大陈镇党群服务中心开放以来,这里俨然已经成为岛上党员、群众活动的新场所。一场场交心的讨论会,一次次与民同欢的联欢活动,拉近了党员与群众的距离;一项项贴心的志愿服务、为群众解决烦恼的各类活动,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奏响海岛建设和服务的“大合唱”。
当前,我区正在打造一张区、镇街道联动的党群服务中心网络。高质量建立一套涵盖农村、城市社区、两新等多领域的基层党建标准化体系,建成1个区级和11个镇街道相连的区域党群服务中心。届时将成为一个集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区党代表工作室、党员志愿服务总站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阵地。目前大陈镇党群服务中心和白云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已经建成。
而在我区的农村地区,一个个凝聚当地特色、各俱风格的基层党建正遍地开花。
去年以来,我区积极发挥基层党建作用,通过全域化补短、全景化创优、全员化落实,打造“一策一品一团队”的特色风格,突出党建引领,整合文化礼堂、乡贤馆、科普馆等各类资源,凸显党建元素,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全力打造椒江基层党建“新样板”。
在三甲街道新王村有一块“新梦想”墙,上面展示的是村民们的心愿。78岁徐招领老人儿女都不在身边,于是她将“常常有人在身边聊聊天、唠家常”的愿望写到了墙上。新王村党支部书记徐道方看到后,每隔几天,就会到老人的家里陪老人聊聊家常。
“群众有诉求,党员有回应”徐道方表示,新王村有43位党员,为了发挥好每个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村两委将党员分成8组,和群众结对,为村民开展志愿服务、困难帮扶等多项服务,还带领群众开展道德讲堂、成长礼节、我们的村晚、立家规传家训、乡贤进礼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但增进了党群关系,更促进村民和谐,文明共建。新王村因此也收获了台州市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椒江区文明村、充分就业村、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等荣誉,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洪家挡港桥村,35名党员的“责任田”被清晰地张贴上墙,激发了党员创优争先的干劲和热情。近几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挡港桥村的党员们凝心聚力,实施“聚心、怡心、民心、暖心、悦心”工程,成为我区农村党建的又一示范点。
目前,全区已建成党建示范带9条,涉及各类党建示范点50个。根据椒江提出的“新府城先锋”基层党建示范建设三年规划,到2019年底,椒江将建成100个党建示范点,15条党建示范带。
创新领域创新形式,打响党建新品牌
近年来,我区紧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以“红色物业”、“上市公司红色示范集群”创建为抓手,将基层党组织的触角伸向物业,重点经济领域,激发基层党组织创新“细胞”,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扩大红色阵地,创建新红色品牌,凝聚基层党员精气神,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30日,我区在全市率先启动“红色物业”计划,用“红色党建”引领“物业革命”,充分发挥党员参与小区管理中的桥梁和枢纽作用,推动基层党建与物业管理有机融合,全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在“红色”引领下,业主和物业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正悄然发生变化。不久前,金色兰庭小区业主反映,小区内有一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因物业未及时清理,导致臭气熏天,周围住户怨声载道,而因各方利益纠葛,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太和社区党支部得知这一情况后,召集小区居民骨干召开恳谈会制定应对方案,并召集业委会、物业、居委会进行协商。最终将每周五定为装修垃圾指定倾倒日,物业第二天一早清理垃圾,合理有效解决建筑垃圾堆放和清理问题。
在景元社区更是将党员化身“红色管家”,一个党员管一栋楼,创网格化党建新模式。景元社区现有在职党员287名,楼道100多个。为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支部在每个楼道设立楼道先锋岗,将党员分摊到各个楼道,平日热心联系群众,收集第一手资料。设置30个党员先锋岗,分析和梳理楼道党员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置6个片区的党员网格员,将党员先锋岗反馈的问题及时消化和处理。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做到精准服务,将居民的纠纷矛盾化解在“萌芽”里。
我区目前有8家上市公司,去年这些上市公司创造总市值850亿元,带来超过30亿元的税收。为凝聚上市公司的党建力量,带动企业裂变发展,我区在全面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每家上市公司都根据自身行业产业、经营管理等特点,提炼特色党建品牌,实现“一企一品”,提升党建与企业的融合度。
海正集团目前共有党员960余名,设有40个支部,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引领作用,公司党委针对员工特点,提出了“三味七式”党建品牌,以“党建+人才”为主线,发挥党员带动作用,传承、帮扶、带动身边员工发挥所长,开拓创新。
抗肿瘤事业部的新员工庹清在接手新项目时压力很大。该事业部党支部副书记严伟察觉后主动与之结对,利用休息时间,手把手指导庹清。通过一年努力,庹清由一名新手变成了能独立操作的技术骨干。
走进东港·海翔党群服务中心,新建的600多平方米大厅,设置了学习室、图书吧、聊天室、会议室等各类功能区块,这里是集团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展示中心,也是党员们日常学习交流的活动中心。党员齐心协力,让公司人心更加团结凝聚。
在海翔药业和东港集团合并重组之时,许多技术骨干和员工纷纷离职,导致人心涣散,新公司举步维艰。为了重振力量,在区委两新工委指导下,两家公司党支部迅速合二为一,成立由260名党员组成的东港·海翔党委。在党员骨干的带领下,新老员工团结一心,第二年就创造了椒江区税收第一的好成绩。
目前,我区已提炼形成星星集团“信心”党建、海正集团“三味七式”党建、东港海翔“融荣党建”、水晶光电“五晶党建”等一批特色品牌。8家上市公司党建全部进章程,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正在加速推进,近期将全面完成。
经历风雨,党旗愈加鲜艳;久经磨练,党性斗志弥坚。我区将更加坚定地凝聚在党旗下,团结带领各界群众,用实际行动为飘扬的党旗添光增彩,用跨越发展的步伐奏响时代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