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今日椒江 >>椒江动态

2017,蜕变椒江——“民生清单”创造新生活

发布日期:2018-01-08 11:2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椒江区人民政府

民生连着民心,解决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就是最大的政绩。

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在过去的2017年,区委、区政府在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倾听民之意、关注民之忧、化解民之困、改善民之基,在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方面频出实招,从百姓最急需、最紧迫、最关心的小事细事做起,为群众排忧解难——全国各地优质教育、卫生资源相继来椒合作,家门口的社保服务让市民办理更方便、一卡通用的操作让看病不再排长队、身边的文化课程让精神家园得滋养……放眼港城大地,一幅幅温馨的民生画卷,一份份暖心的民生“清单”,诉说着属于椒江的幸福蜕变。

关键词:高端

优质资源在身边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台州学校效果图

2017年7月18日,区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在椒江建立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台州学校。椒江也成为该校在浙江省内的第一家合作方。根据规划安排,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台州学校选址于葭沚街道富强村,用地面积88504㎡,办学规模为84班,2019年6月30日前完成“交钥匙”工程,9月开始招生开学。

你方唱罢我登场。华东师范大学的合作刚落地,正在建设中的北大附属台州书生学校也传来好消息。截至去年12月底,四幢教学楼中,二号和三号教学楼已经全部结顶,一号和四号教学楼也即将完工。再过几个月,书生的学子们就将在全新的学校中学习。

“北大拥有全国一流的专家、行家,紧贴着我们中国总体的教育改革放方向,今后这些资源也将为我们书生学校提供智力支持和改革方向支持,一定能给我们台州的教育注入全新的活力。”书生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陶仙法表示,教育品牌的引进不能只学几种操作技能,更主要的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形成以“文”化人的校风,他们与北大合作,看中的正是北大在各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智力保障,这是目前台州教育相对薄弱的环节。

教育、卫生件件事关民生,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在教育迎来优质资源落地的同时,医疗卫生事业亦喜讯频频。市立医院分别与上海华山医院、浙二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肿瘤医院、树兰医院、郑树森院士工作站等建立合作关系,探索构建“医联体+远程”体系;市中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建立协作关系;区妇幼保健院牵手上海红房子医院,红房子专家倾情助力,每月定期来椒坐诊,为广大妇女儿童服务。

相较于城区医院不断接受高端“外援”,农村的基层医疗单位则是积极谋求与上级医疗单位的合作,为辖区居民提供城区优质的专家服务。11月20日上午,葭沚街道东山卫生院新大楼落成典礼举行,从当天开始,该卫生院“一院五牌”的面纱正式揭开,台州市立医院、中医院、台州学院等都与这家基层卫生院达成合作。

“现在这里跟城区的大医院一样,我们看病方便多了,环境好、水平高。”董家洋村村民石清华说,老百姓喜欢就近就医,就近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是特别高兴的一件事。

据了解,类似这样的“城乡合作”在我区各基层医疗单位并不是一件新鲜事。目前白云、章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成功“牵手”台州市中心医院,成立门诊分部。洪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年前就与市立医院合作成立住院分部,去年还被评为了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老百姓们更多地追求精神生活。作为椒江独特的传统文化,台州乱弹在2017年也变得“高端”起来,他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去年10月底,台州乱弹在美国韦恩堡进行了8天4场的精彩演出,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粉丝收割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乱弹剧《戚继光》获省“五个一”工程;乱弹演员鲍陈热获省戏剧节金桂奖,黄静安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金花奖。

关键词:便捷

贴心服务在身边

都说互联网带来智慧生活,让生活更便捷。在椒江,老百姓口耳相传中还有一句,服务让生活更便捷。

2017年11月22日上午,在位于章安街道的椒北地税中心,举行了椒江社保中心椒北、椒南经办分中心正式进驻地税仪式,来自椒北区块的众多企业人员纷纷主动前往,并为这一便民措施点赞。

“过去给员工办理社保业务,必须到城区的社保中心,我每次都坐138路或136路公交到十字马路,再步行10多分钟,来回路上差不多就要花费两小时。现在我骑车十分钟就能到了。”台州胜达包装印刷有限公司负责员工社保业务工作的包秋霞说,“家门口”的社保服务方便了企业,实惠了员工。

社保办理起来方便了,那么用起来呢?

“现在挂号方便多了,压根就不用排长队,社保卡放进去直接挂号,也不再需要东一张西一张的卡。”日前,在市立医院,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实施“一卡通”后,现场挂号可以直接自助机操作,省去了很多排队的时间,如果手机绑定好了,还能直接手机缴费。

去年7月,台州市立医院和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全市首批启动“健康一卡通”项目的医疗机构。随后,区卫计部门积极行动,在全区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普及这一智慧医疗举措。患者凭借“健康一卡通”,可以跨地区、跨医疗机构进行身份识别、调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存储个人健康信息和诊疗信息,一卡通用,实现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减轻患者医疗负担。通过自助机或下载“健康台州”手机APP,还可以实现预约、挂号、诊疗、费用结算及取检验报告单等一条龙服务。

生活的便捷,最少不了的是出行的便捷。

作为更多人使用的公共交通工具,一个小小的变化带来的是更多人的方便。去年8月中下旬,台州公交集团就推出了二维码扫码乘车的测试版本,首批在市区的108、109两条线路进行试运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测试,收到较好的效果。随后,又将二维码扫码乘车线路增至十条,目前906、909、918、126、303、305、205、207等三区以及一些跨区运行的公交线路已实现扫码支付功能。另外,为让市民更方便地使用公交卡,去年9月份我区正式启用自助充卡机,在安装有自助充卡机的公交站点,市民只需用手机扫一扫,简单操作几步就能为手中的公交卡充值,不再需要专程前往充卡点充值。对于春节购票难的情况,日前,交通部门又专门开通微信购买汽车票功能,市民只要关注“椒江交通”或者“行台州”微信公众号,拿着手机动动手指就可以买票。

关键词:幸福

精彩生活“动”起来

2017年4月,公益365课堂在全市率先开课,一场场名家课堂,市民通过网络就能下单参加; 上个月底,位于海门街道百姓家园和解放北路的两个和合书吧——自助图书馆也已正式面向市民开放,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免费自助借阅书籍……名家课程免费上、精彩图书免费看,不时还有家门口的高水准文艺演出,这一年,从年头到年尾,椒江市民身边的“文化大餐”真不少。

“在这里建一个书吧,可以提高大家的人文素养,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百姓家园的居民王水海说。

“文化礼堂建起来,村里的文化队伍也多了起来,太极拳、太极扇、舞剑、跳广场舞、唱歌,活动丰富得很。”洪家街道兆桥村61岁的王冬莲说。

文化滋养的是精神家园。

这一年,椒江的文化工作可谓是硕果累累,顺利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中期督查,图书馆通过“国家(县级)一级图书馆”复审;新建6家综合文化站,1家图书分馆、1家文化分馆,14家文化礼堂和2家和合书吧;持续开展“枫山”系列群文活动,其中枫山大舞台演出20场,枫山书院举办讲座4场、评书46场、展览18场、沙龙8场。全年送戏116场、电影3300场、书16111册,展览6场。

去年4月,全市首创365的公益课堂采取“菜单式”网络订单服务方式,相继开设了应急救护、摄影、茶艺、旅拍、书法、中医、美术、声乐、舞蹈、手鼓、葫芦丝等课程,向市民免费开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名家亲授的课程。截至目前,开办茶艺等18大类课程370余场次,受益人数达6000余人。

“自从学了书法之后,我觉得整个身心都可以静下来,而且还可以对孩子来一场传统文化的熏陶,真的挺好的。”市民何琳扬告诉记者,她参加的是在云健小学书法教室开设的365公益课堂,学书法不仅丰富了她的业余生活,也让6岁的女儿曹艺娜爱上了这一传统文化。

如果说推进公共文化是让更多的市民在文化活动中感受幸福,那么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则是实打实地为老年人带来健康的幸福。去年9月,我区领先全国各县市区,正式启动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活动,用3个月时间为全区10多万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从而降低老年人的流感发病率。截至目前,全区共有43608名60周岁以上老人接种了流感疫苗,接种率达42.12%。

“我们电大班60多个人下午都赶过来接种了,这是区政府给我们老年人办的大好事。”接种第一天,白云街道社横河社区的朱冬芳就带领着老年电大班的学员们一起集体前往接种。